欢迎来到北京健康促进会

010-89056096

主页 > 健康知识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防治

健康知识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防治

2020-11-0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心内科  潘轶文

邱总患有糖尿病3年余,平时也在不规律的服用降糖药物,因为平日业务繁忙,几乎每天都周旋于形形色色的觥筹交错中。最近一段时间,邱总愈发感觉工作上力不从心,经常会出现头晕。在家人催促下,邱总来到了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诊断高血压,建议药物治疗。邱总拿着报告单,苦涩地笑笑:“我运气真差,糖尿病和高血压都得的人应该不多吧。”

其实不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WHO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糖尿病患者病情往往进展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血脂升高,糖尿病肾病等。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大约30-50%的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合并高血压。

“可是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的疾病,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这明明是两种疾病啊?为啥得了糖尿病以后还会容易出现高血压?”邱总还是想不明白。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下降,而机体为了稳定体内血糖水平,会代偿性分泌过多胰岛素,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这个现象也称为胰岛素抵抗。研究发现,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大量胰岛素可作用于血管内壁上,通过不断刺激导致血管内壁增生,甚至肥厚;因此,在胰岛素的长期刺激下,血管内腔随着血管壁增生肥厚逐渐变窄,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同时,长期高血糖也会影响体内脂质代谢,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也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形成因素。

不管是糖尿病还是高血压,血管损害都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某些脏器的病变:高血压可能导致大血管动脉硬化,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脏器血流减少,从而影响脏器功能;而糖尿病可能引起微血管病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累及脏器。显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并存,血管损害的程度进一步加重。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双重“攻击”下,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功能受损进一步加重,进一步推进了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从而引起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全身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均有极强的危害性,严重者甚至导致脏器功能衰竭。近年研究证实,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至少是单纯高血压患者或单纯糖尿病患者的2倍,死亡风险也增加7.2倍。

WX20201106-154031@2x.png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并发症竟然可以有这么严重,看来我还真应该尽早来医院。”邱总心有余悸。

确实,尽早筛查糖尿病患者是否并发高血压极其重要。糖尿病患者在每次就诊时应常规测量血压并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对于血压在130-139/80-90mmHg的糖尿病患者,可进行非药物治疗。当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mmHg时就要注意,需择日复测血压;若仍为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mmHg时,可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可我这又是糖尿病又是高血压,以后真的得每天吃大把的药啊?”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首先应控制好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其次是控制血压,降压与降糖治疗同等重要。对于一般糖尿病患者,血压目标一般控制在<130/80mmHg为宜;若为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血压目标控制在<140/90mmHg。血压的调控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的根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必须保持理想体重及合理的生活起居习惯,比如戒烟戒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调节情绪。同时在糖尿病饮食的基础上应多食蔬菜,适量水果。

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则是控制血压的关键。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以下5类: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需保证24小时内血压平稳,同时需注意防止出现夜间低血压及清晨时的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因此,在形形色色的各类降压药物中,一般优先选择简单、效果平稳、真正分子长效药物;为了防止血压降得过快、过低,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调整药物剂量。当然,针对血压较高的患者,也可以从一开始就选择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时,特别要重视所选择的降压药物是否对糖尿病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能否降低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其中ACEI 或 ARB类药物常被各种指南推荐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尤其合并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肾病时的首选。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与降糖治疗同样重要!都需要长期坚持规律服药!”。邱总将医生的叮嘱牢记于心,若有所思地回家了。

本文章由北京健康促进会组织撰写,由辉瑞普强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提供支持